2019年12月4日下午,海洋科学学术讲座第181期在珠海校区教学楼C410举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孙效文研究员做题为“基因编辑技术及在鲤鱼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学院卢建国副教授主持此次报告,相关专业方向的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孙研究员对我国水产行业中占重要地位的鲤科鱼类深有研究,牵头完成了鲤鱼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注释工作,并绘制了鲤鱼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在报告的开始讲述了基因功能鉴定的几次浪潮以及早期的基因剪切技术与PCR 技术的区别。孙研究员表示,不同于PCR技术,早期的基因剪切技术主要是利用核酸酶和重组技术,对DNA链进行剪切,获得碱基突变的新序列,再将新序列转成转基因元件。
孙研究员给学生们分享了近十年来最有效的基因敲除技术,分别是锌指核酶技术、TALEN技术和CRISPR/Cas 9 技术,其强调CRISPR/Cas 9是自2012年后的基因编辑核心技术,操作简便,应用较广泛。孙研究员还介绍了2019年问世的新型编辑技术即先导编辑技术,相较于传统编辑技术,先导编辑技术的打靶效率更高,该技术将会受到更多关注。
最后,孙研究员表示,其团队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手段对鲤鱼重要性状如肌间刺相关基因进行定位研究,可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对于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编辑产品的发展前景,其表明今后的基因编辑技术会以降低脱靶率为第一目标,而对于基因编辑的产品将会更多的应用在医疗上以及农业上。
报告引起师生们的热烈反响,报告结束后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